年关将至,“预付消费”问题又成为投诉热点,12月以来12345接相关来电1250件,同比增长27%。市民希望完善机制和法规建设,加大执法力度,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一是“预付消费”问题频发,维权艰难。问题主要集中在:一是商家不签书面合同,消费者维权无凭证;二是以各种利诱吸引消费者上钩后,降低服务标准,减少优惠项目;三是设置“霸王条款”,规定不予退卡、不得转账、过期作废等条款;四是商家“跑路”,消费者血本无归;五是泄露、贩卖客户信息。二是建议加强“预付消费”风险的“事前预防”。三是建议防范互联网“预付消费”引发的热点问题带来群体维权事件。四是希望完善“预付消费”政策法规,增强执法和追责的力度。